/ / EN
JOINT WEBSITE OF THE HONG KONG THORACIC SOCIETY AND THE CHEST DELEGATION HONG KONG AND MACAU
back to home

2012 - 13 Lung Cancer Education Series

2013 Feb 7 - Ca lung Media Events: RTHK 精靈一點

Date: 7th Feb 2013; Dr Johnny Chan



Click Read More for the link to RTHK
肺癌的診斷與治療

在過去十年,肺癌一直是香港的頭號癌症殺手;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2010年的數據,新肺癌病例有4,480個,因肺癌致死的有3,696人。

肺癌初期病癥並不明顯,例如咳嗽、氣促、咳血和消瘦等,因此往往容易被病人忽略而較遲才求醫,或已出現併發症或擴散的情況,包括發燒、局部神經線受壓、大靜脈受壓引致頸面腫脹,及因癌細胞轉移而出現骨痛等症狀。亦有很多全無病癥的人在X光檢查時意外發現肺部有陰影而被診斷出來。
然而,肺部出現陰影可以有其他疾病的可能。故此美國胸肺學院(港澳分會)會長陳偉文醫生表示,病者必需進行一系列的檢查,以確認是否患上癌症。檢查還會根據腫瘤大小、有否擴散至淋巴、其他肺葉和器官等去斷定肺癌的期數,從而決定日後治療的方法。電腦數描(CT)是最常用的影像檢查,能夠短時間內提供癌症的位置和大小,及發現可能因癌症擴散而引致的淋巴腺腫大和其他異常組織。磁力共震(MRI)的作用與CT相若, 但對於偵測腦部、脊柱、胸壁或肺尖會較CT敏銳。正電子掃描(PET)可以幫助醫生去估量陰影會否是癌症,及提供腫瘤有否擴散至淋巴或其他器官的資料。但是它對於較細組織的敏銳及準確性較為遜色,加上價錢比較昂貴,故此現時它主要用於確定病人是否適合手術治療。

除了影像檢查外,確診肺癌還需要抽取組織化驗。支氣管鏡檢查是一個呼吸科專科醫生經常進行的檢查,在施行局部麻醉及鎮靜劑後,把一條直徑約0.5cm的軟性內窺鏡經口腔或鼻孔放進氣管,從而進行觀察和抽取肺液和組織去化驗。在大概半小時的過程通常只會引起咳嗽、少許咳血和呼吸不暢等較輕的副作用,但亦有少量「穿肺」、大量出血、呼吸衰竭或心臟病等嚴重併發症的風險。近年引入的支氣管鏡超聲波能尋找氣管附近腫大了的淋巴結和肺組織,提供一個確診及替肺癌定期數的微創方法。在患有肺積水的個案,如果在抽取肺水和肺膜組織化驗未能得到答案,呼吸科醫生近年亦會使用在局部麻醉進行的「內科胸腔內窺鏡」,直接從胸腔異常的地方抽取肺膜作化驗。為了增加成效和減低風險,醫生很多時都會以影像(如超聲波和X光等)去輔助各種上述的檢查。此外,組織化驗更可以提供癌細胞的類別及生物標記,例如腫瘤是否帶有EGFR等的基因突變,會協助醫生處方標靶藥物或化療。
目前,完全治癒肺癌的唯一希望是手術切除,但那只能對少部份早期而沒有擴散的患者可行。另一方面,由於大部份肺癌患者是煙民,肺功能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受損﹔如果在肺功能不足下切除肺葉,雖然腫瘤得以移除,但若預計患者不能靠餘下的肺功能活下去的話,外科手術也會變得不可行。
香港胸肺學會會長 何重文醫生指出,從前大部份晚期病者只能存活半年左右,而治療方向只是針對舒緩症狀。傳統式化療有很多副作用,例如嘔吐、器官或血液受損害或容易受感染,令很多人不適合甚至害怕化療。然而,對抗肺癌藥物治療在近年有很大的發展。新一代的化療藥相對上有較高的療效和耐受性,加上其他輔助治療如有效的止嘔藥,令現時肺癌化療較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目前,標準一線肺癌化療藥物的組合是:用鉑加一種較新化療藥(至少有四種選擇),以每三個星期為一週期進行靜滴治療。化療方案的選擇是根據肺癌的細胞類型(腺癌或鱗狀細胞癌)來決定。有些新一代的化療更可以將傳統的四個月治療時間延長以持續控制疾病。 隨著醫學界更深入了解而認識到肺癌細胞的存活因素之後,便可以研究和發展新的藥物去針對及摧毁癌細胞。當識別了那些潛在目標後,便可以從肺癌活檢標本的基因突變試驗中,決定那一類病人可以從特定的「標靶治療」中得到最大療效。目前肺癌的標靶藥物主要是口服片劑,好處是可以讓病人在家服藥而不用入院,而且這些標靶藥的副作用比傳統化療較輕,亦可長期服藥去控制肺癌,故此令大多數人包括長者也可接受。

Weblink here
Top